史料有載,春秋戰國時代,有位與華陀同被並稱為神醫之扁鵲大夫,替人治病除能防微杜漸、見微知著外,並以多年行醫經驗研發出望、聞、問、切四診方法,開創了中醫診病可資依循具體法則。
傳說扁鵲有次路過齊國,順道晉見齊桓侯,以「望」診判斷桓侯有病,告以:「你現在有病,病灶尚在皮膚表面,病情淺,但如果不立即治療,則病情將會加深。」
桓侯答曰:「我沒有病。」俟扁鵲離去後,對左右說:「醫之行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
過了數日,又見到桓侯,並說:「你的病灶已進入血脈了,若不趕快醫治,恐怕會加深病情。」桓侯仍舊堅稱自己沒有病。
又過了五天,扁鵲再度見桓侯說:「你的病已進入腸胃了,再不治療,將更嚴重了。」桓侯聽後,仍不悅地送客。
又過了五天,扁鵲看到桓侯立即掉頭就走,桓侯見狀立即派人去追問緣因,扁鵲答:「他的病已入膏肓,無藥可救了。」果不其然,數日後桓侯病發,火速派人召扁鵲治病,而扁鵲已不知去向了。不久桓侯果然一命嗚呼了。
這個記載,不論真假,我認為給人們很大的啟示作用,值得省思。(鄧志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