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存在與本質
 
 



  依據海德格的定義,存在是指向可能性的持續狀態。因此,一定有具體的存在者,增減變化的存在命題,才會成立。存在者既然具體在,就一定有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或共同特質,才能辨識,這就是本質。
  人們認識存在者,究竟先依據顯現出來的存在樣態,還是從存在者的本質切入,就出現認識論上的分歧。
  自柏拉圖的理型觀到黑格爾的絕對精神,主客二元、心物對立的認識論者,不管偏重客觀對象還是主觀心靈,皆認為可以從個別對象中,歸納出客觀的、本質的或抽象的概念,藉以認識全體,這就是主張本質先於存在的認識論。例如,從個別的馬,建構出馬的本質概念後,即使任何從未見過馬的人,也可以據以認識所遇見的任何一匹馬。對於人以外其他無自我意識的存在者而言,這種一以貫之的認識論,有其方便性與必要性,更符合自然科學的認識規律。
  現象學家反對主客對立認識論,主張認識應回歸事物本身。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衝擊的存在主義哲學家,在探究這兩場毀滅性與悲劇性的大屠殺時,發現人類行為的荒謬性。生存意義的虛無性。認為每個人都具有異於他人的獨特性。人類行為未必理性。經常無意義,受制於情境或機會。個體不等於集體等等。
  因此,企圖透過人類集體或團體本質概念去認識集體或團體內有主體意識的獨特個人,就犯下生態謬誤的推論。或宛如用自然科學方法認識人文科學,不僅不當,甚至錯誤或釀成災難,例如,從星座、血型、統計數、政黨、地域等等,去推論或認識個人,顯皆無法窺得全貌。人不是物,認識個人,只能從個體顯現的存在樣態去觀察歸納,並無一體適用的原則、概念或本質。此即主張存在先於本質的認識論。
  研究二戰期間六百萬猶太人,不管是否歸化德國、男女、老幼、職業、貴賤、對德國所構成的威脅程度等等,在集中營集體被毒殺的世紀悲劇,哲學家卡謬認為關鍵在於納粹透過本質認識的洗腦方式,簡化地將猶太人貶抑為卑鄙的經濟剝削者,德國人提升為優秀的雅利安人。優秀的人種清除社會的吸血鬼,自是理所當然,豈有罪惡感可言?人人皆可為之,更無涉教養程度。對於猶太人的集中營悲劇,卡謬從本質認識切入的哲學考察,或遠比服從權威或團體、厄蘭平庸的邪惡等觀點,深刻而全面。
  台灣社會正面臨極為嚴峻的社會價值或意識型態之爭,特別是統獨問題。爭論的雙方,如果無法互相體諒、無視於即使意識形態本身,還有各種不同的內涵與主張、團體內個人的獨特性、對立團體成員彼此在這個蕞爾小島,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互相依存,共同交織、創造或共享各種的生活、求學、工作、抗議、競賽經驗、或參與同一社團推動所欲的社會價值、或可能有同樣信仰、或可能是同學、同事、同袍、同好、同一出生或居住在統一社區或城市、或甚至有血緣或親戚關係....等等具體而微的多元屬性或構成;而一味以單一且負面的本質貶抑對方,欲除之而後快,則統獨之爭不僅無解,或終將釀成重大災難。(莊忠進)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