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課本曾有一則故事,有個人每天早上將家裡的磚塊搬到屋外,傍晚搬回,藉以強身;他就是東晉名將︱陶侃。他的曾孫就是陶淵明(潛)。
在母親變賣細軟資助下,廿九歲謀得一個江州祭酒(學務)的官。那時江州刺史是王凝之(王羲之次子),不務正業,篤信「五斗米教」,淵明不肯捐五斗米而入教,並藉機請假回鄉。一個多月未歸,王刺史便派人探視,淵明回答:「豈能為五斗米折腰,事奉鄉里小兒。」當面辭職。
卅五歲,蒙薦至江州刺史桓溫帳下當參軍。發現桓溫心狠手辣,非可久棲。不久適逢母喪而辭官。
四十歲再到鎮軍劉裕處當參軍,不久,發現劉裕黨同伐異,迫害異己,在好友劉敬宣幫忙下,轉任彭澤縣令。縣令要送往迎來,虛禮應對,正直的淵明難以適應。三個月後,逢妹喪而掛冠求去。從此與官場絕緣。到晚年雖貧病交迫,三餐不繼,有人許之官位,以求溫飽,他仍固窮守志,不為所動。
淵明一生有三癖:一愛酒,每日必喝。二愛菊,屋子前後種滿菊花,品種繁多,「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其千古名句。三愛琴,玩琴自娛,也是消愁解憂良伴。到了中年開始彈無弦之琴而歌,良琴升華為精神上的最高享受。
他的詩文富有禪意,但生前並未受重視,死後經李白、杜甫等人的讚揚,才享譽遐邇。又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等田園派詩人陸續出現,淵明無形中成了田園詩派的鼻祖;這位鼻祖,晚年窮困潦倒,貧病交迫,悽然離世,享壽六十三歲。
(陳順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