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幾位老同仁餐敘,除了為健在碩果而互勉外,談了一些我們在台北市警察局服務期間的往事。
民國四十六年到六十七年,我在台北市警察局服務,除了其中三年在大安分局外,其餘二任合計十八年的漫長歲月,都在外事室服務,我們談到了一些我們甚感欣慰的事:台北市的外事警察人員,參與管理及查察外人及渡假美軍的酒吧休閒及旅社等營業場所,從未受環境所引誘而發生過風紀案件。
民國六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為解決每月萬人以上持不同簽証,到離台北外僑的龐雜管理問題,外事室在無經費預算情況下,爭取到人事主計的配合及長官的大力支持,在警察局內勻支經費,約聘二十多個工作人員,成立了國內警察機關的第一個中央機關週邊設備完整的線上作業電腦機構,是將一件極不可能而予以實現的事,十分了得。
外事警察人員有學習及進修的風氣,在台北市警察局的外事警察人員中,出現不少頭角崢嶸、在國內乃至國外均具知名度的警察人員,諸如李昌鈺、朱拯民、馮棟森、張琪等多人,他們都是那個年代的警察,都來自台北市警察局外事室。所以,台北市警局外事室,可說是傑出人才的搖籃。
看到了這些「外事界」美麗的花朵與果實,使我們備覺欣慰與驕傲,我們不能忘懷那個年代的台北市警察局外事警察伙伴。
筆者按:關於建立國內第一個警察電腦機構的經過情形,我曾有專文在一○一年四月六六九期警光月刊發表。
(王家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