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
 
 

  我國相聲歷史悠久,有近二○○○年的歷史。漢代司馬遷在「史記•滑稽列傳」中就有優旃說秦的故事。但真正形成一種藝術形式,師徒相傳,則是近代的事。據文獻記載:西元一九○八年英斂之在「也是集續編」中,稱相聲是「滑稽中特別人才」,「其登唱獻技,並無長篇大論之正文,不過隨意將社會中之情態摭拾一、二,或形象,或聲音摹擬仿效,加以譏評,其效(笑)果亦云大矣。」可見那時的相聲,已很受大眾歡迎了。
  在清朝同治年間,皇宮裡連年死人,頻辦「國喪」,一辦多及三個多月。清政府下令,皇宮內在國葬間禁止一切娛樂活動,不許有笙管笛簫之聲,不許演員唱戲。許多戲班子裡的藝人,只好走出劇場,到民間沿街賣唱。當時在京戲班有個唱丑角的名演員朱少文,被逼無奈,改行上街說笑話(就是後來的「單口相聲」)。開始時,朱少文在北京天橋隆福寺一帶熱鬧場所「畫鍋」,即用白灰之類的東西在地上畫圈,一邊畫,一邊唱「太平歌詞」招徠觀眾,然後開始說笑話。他自起藝名「窮無法」,後來人們叫「白」了,成了「窮不怕」。相聲演員認為朱少文就是相聲藝術的開山鼻祖。
  後來他收了二個徒弟:「窮無本」、「富有根」,朱少文便和徒弟一起說笑話。之後,又經過著名相聲演員「萬人迷」和張壽臣等人的繼續加工和充實,逐漸形成了現在一棒一逗「對口相聲」,進入書場茶社演出。繼而由北京擴大到天津、唐山、瀋陽、哈爾濱、濟南、西安等地。
  相聲藝術,經過一○○多年的流傳、演變,現在已遍及全國各地,成為一種獨具風格,群眾喜聞的藝術表演。


(陳金鵬)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