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位在江西省九江縣南邊,三面臨水,西邊跟陸地接壤,海拔一千五百公尺。萬壑千巖,煙雲瀰漫。群山競秀(注),聳入雲霄。山上大瀑布恰似一道白虹直下鑽。著名寺觀有海會寺、七賢寺、黃龍寺和歸宗寺等很大的佛寺。聖哲遺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廬山會議和美廬(蔣宋美齡、蔣中正行邸)等名勝。
著名景緻有天橋、花徑、鄱口、圓佛殿、龍目崖、三寶樹、觀妙亭、御碑亭、賜經亭、仙人洞、石門洞、天池、黃龍潭、烏龍潭、和三疊泉等。又西北有牯嶺,冬暖夏涼,為避暑勝地。
總之,廬山展現集山、林、水、泉、瀑、雲、煙、霧、靄、洞、石、寺、觀和中外古今建築物於一地,端若天造地設之景美的旅遊勝地。故古代帝王、歷代騷人墨客和遷客以及當今各界領袖、名流、專家、學者、賢達暨遊客等,紛至沓來。現選錄乾隆皇帝寫的律詩為例:「廬山竹影幾千秋,雲鎖高峰水自流。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遠觀西北三千界,近睹江南十二州。好景一時看不盡,天緣有份再來遊。」
廬山牯嶺鎮,經過嚴整規劃,上千棟歐美各式建築,號稱「東方瑞士」,在清末出租給英國,闢成租界地。國民政府在民國十六和廿四年先後收回警權及租借權。抗日戰爭之前,當時蔣委員長在廬山設立訓練團,訓練幹部。他因南京暑氣酷熱,每逢夏天都會上廬山避暑,同時在訓練團講授三民主義、將校修養論、戰略、戰術等專題,培養將帥人材。也會邀集全國名流學者,在廬山商談國事。我國對日全面抗戰的國策,也是他在廬山決定的。
注:廬山山峰很多,著名的有上霄峰、雙劍峰、圭壁峰、錦繡峰、蓮花峰、香罏峰、五老峰(最高)等。(繆瓊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