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某日在電視台上坐著一位白髮蒼蒼老翁,大言不慚地說,一國總統貪污算什麼,歷代帝王貪污有的是。似乎為官者貪點錢,是理所當然,何必大驚小怪呢!
這番話倒使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唐代有一位德宗(李適)皇帝,告訴宰相,受點賄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沒想到其中一位宰相名叫陸贄,時任中書侍郎,不僅不領情,而且義正詞嚴地給頂頭上司講了一番反腐倡廉的大道理,換言之給其上了一節廉政教育的課,結果皇帝討了個老大的沒趣。
據「資治通鑑唐記五十」記載,給陸贄送禮遭拒的一些官員,心懷不滿,埋怨他不近人情,竟然反映到皇帝那裡,唐德宗也覺得陸贄「清慎太過」,便私下裡對陸贄說:「卿清慎太過,諸道饋遺,一概拒絕,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類受亦無傷。」
皇帝公開教唆宰相收受賄賂,是因為他本人就十分貪財,且聚斂無度,除了國庫以外,居然還設有瓊林大盈兩座私庫,儲藏群臣進貢的財物。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於是上行下效,各級官吏貪腐成風,地方官員也在正稅以外,用「羨餘」的名義,向老百姓橫征暴斂,以致到了「人食人,民不聊生」的地步。所以,陸贄義正詞嚴地回敬德宗說:「賄道一開,必然成災,敢收鞭子靴子,就敢收皮草了。」下一步就是黃金珠玉了,收小禮必然養成大腐。
我們站在歷史的岸邊,不是對清官對偉大的歷史人物頂禮膜拜,也不是對貪官、對卑劣的歷史人物咬牙切齒,我們要做的是從他們身上吸取經驗教訓,獲得啟示,所謂前車之覆,後車之鑑。像這位頭腦不清年逾古稀老翁,敢在公眾面前理直氣壯說出這些「貪污有理」以混淆視聽,對社會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林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