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年八月,孫中山先生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革命同盟會」,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式政治主張,並創辦「民報」傳播革命思想。革命女詩人秋瑾正在日本青山女子實踐學校就讀,也加入了同盟會。
這位十一歲時曾來台灣的少女,自幼就「天資穎慧,過目成誦」,她常捧杜甫、辛棄疾的詩詞吟哦不已,嚮往成為騎馬射箭、衝鋒陷陣、立下戰功的女英雄。她憤於清廷腐敗懦弱,震於朋友譚嗣同維新運動被處死,決意離家到日本唸書,學習維新之道,謀求國家富強。
那時留學東瀛蔚為風氣,但其中有許多只將留學當成賺錢、邀名與地位的速成捷徑。時時以國家前途為念的秋瑾極為痛心:「求學者類皆無宗旨,無意識,其結果乃以多數聰穎子弟,養成翻譯買辦之材料,不亦大可痛哉。」這種昧於研究、面對自己國家社會現實,只顧依附國外為流行理論的留學買辦遺風,替個人的出路加持,至今仍普遍存在!
一九○七年秋瑾從日本回來,與徐錫麟等人創辦「紹興大通師範學堂」,秘密培養學生幹部,也針對婦女辦了一份中國女報,特意使用白話文,因為她認為:「辦報最易開通人的知識。」
後來起義失敗,在法庭上只留下「秋風秋雨愁煞人」一詩,被斬於紹興軒亭口,時年三十二歲。(李克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