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出生在諸馮,以後遷徙至負夏,原本是東方的夷人。舜的父親瞽瞍,個性固執屈強,脾氣爆躁,所以舜小時候常受父親的打罵。母親智商差,近似愚。舜從小就很聰明,智商很高,學習能力強,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長大後堯帝使以臣官輔佐堯帝。
堯帝得了賢人,政績輝煌,人民滿意。堯惜賢,將二女|娥皇、女英許嫁給舜。古時兒女婚嫁是大事,須經父母之命、媒婆之合。因雙方家庭環境懸殊,告訴父親,瞽瞍一定反對。舜是個孝子,如果反對又娶二女則大不孝。所以舜自己主張與二女結婚,成為堯帝的女婿。人們笑稱:臣君一向賢孝,為婚事何以不問過父母?舜說:為奉侍父母,不告娶妻是為了傳宗接代。舜出仕朝廷工作再忙,回家一定親自服侍父親,待父親入睡才安心上床休息。
舜成家後,堯以身體欠安為由,朝廷一切政事由舜代理。舜任命伯益為臣官輔佐。舜代理十九年,前後輔佐堯帝二十八年,才接天子位。舜雖然成為天子,但與平常一樣,回家後依舊服侍父親。人們又笑瞽瞍:舜是天子不是你兒子,為何不敬竟當家僕?瞽瞍:習慣成自然,平時他就這樣服侍我。
堯舜時期最使人民困擾的,是獸患和水患,舜派益放火燒山,趕走禽獸有功。又派禹治水,歷經十三年完成,受人民愛戴。舜順民意,選禹為天子,伯益續任臣官。諸侯有扈氏不服,背叛起兵入侵,禹派他的兒子啟領兵抵抗,雙方在甘澤展開大戰,結果啟吃敗仗,手下不甘要求再戰。啟說:我的土地比他廣,我的兵力比他強,結果吃了敗仗,為什麼呢?一定是我的德行、戰術比他差,要找出缺點改進才對。啟以後修德圖強,親愛百姓,尊重有品德的人。過了一年,有扈氏聽了這件事後,心甘情願的降服歸順了。
舜交棒十七年後死於鳴條。人們對堯舜非常懷念,啟明人心,到處立堯舜廟供人們虔誠奉祀,因而得獲民心。當禹要交棒時,選定益繼位,七年後禹死亡,三年喪服完畢,益避禹的兒子啟,到箕山的北面。歌頌功德的人們,都不往歌頌益,而歌頌啟說:啟很賢能,夠謹敬愛民,繼承禹的遺道,是我們國君的賢子。孟子說:「這是天意,平民能有天下,德行必然像堯舜。」
(曾邦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