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年適逢金麟蛇年,歷十二年難得的佳歲,本刊特邀周銘先生撰寫專文,本篇內容生動有趣,且無重複贅文,謹此致謝。同時,亦請有獨特人生歷練同仁,常賜卓作,用饗同好。
今年是西元二○二五年,農曆歲次乙巳年,也就是十二生肖的蛇年,春節外出,看到一些尋常百姓家春聯,貼的都是一些諧音梗的吉祥話,例如;蛇?都有,蛇來運轉,但最意思的就是,老長官陳校長的「蛇燦年華」,我們形容一個人能言善辯為「舌燦蓮花」,形容一個人陰險狡詐,則是常用「心如蛇蠍」,舌可以「三寸不爛」,蛇卻有「七寸要害」,舌頭用的恰到好處,可以「一言興邦」,反之也可以「一言喪邦」。
太史公在史記描述的人物,靠三寸不爛之舌而成就自己的榮華富貴者,比比皆是,蘇秦,張儀兩人即是代表性的人物。但如果不會審時度勢,即使是仗義直言,也會釀成口舌之災而抱憾終身的,也不乏其人,太史公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
青竹蛇兒口,毒否?
所以「寡言少語」絕對比「言多必失」,禍從口出要好的多!
談到「蛇」,人們絕對不會和一些好事劃上等號,所以那些諧音梗的春聯,應該只是應景之作而已,如果十二生肖要票選?一名的可愛動物,「蛇」跟「鼠」絕對敬陪末座,中國人對這二種動物,鮮見有好的形容詞;但如果壞的形容詞,倒是俯拾即是,例如形容人相貌醜陋、心術不正的如:獐頭鼠目,蛇頭鼠目,而這些人如果聚在一起,那就是「蛇鼠一窩」,絕對不會是「龍行虎步」,形容做事一開始陣仗很大,但後來卻不了了之的「虎頭蛇尾」,形容女人貌美心腸壞的,就是「蛇蠍美人」,但是小說「封神演義」有一首詩,則把壞女人形容的更加透徹: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二者皆不毒,最毒婦人心!
以漢高祖劉邦的元配呂雉,對付情敵戚夫人,和唐朝的武則天對付王皇后和蕭貴妃的手段來看,這首詩還蠻貼切的!所以蛇、鼠這二種生物,儘管在整個生態系統,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確實很難得到類似其它生物的公平待遇。
人類為了口腹之慾,殺豬、宰牛、殺?、殺鴨或其他胎生、卵生的動物,一些動物保護團體,都會出來呼籲或抗議,要採取較人道的處理方式,但是對於蛇、鼠,一般人的認知,都是除之而後快。
本來蛇、鼠是天敵,但是由於人類在十三世紀時,曾經遭遇過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瘟疫—黑死病,後來證實甚至找到此病的源頭,確實源自於鼠疫桿菌,所以對老鼠,絕對是另眼相看。
相信台灣很多地方的村、里辦公室,到現在都還拿得到滅鼠藥,醫學界或生物界每年不知要用多少隻白老鼠,去做病理學的解剖,或藥物的測試,白老鼠對人類的貢獻,不言而喻,但卻很少看到動保團體出來呼籲,要善待白老鼠。
我見過除了台北市立動物園,每年農曆七月,會舉辦動物的亡靈祭,為了就是超渡那些在食物鏈底層的動物,由於祂們的犧牲,才能養活那些食物鏈頂端的動物!
廣西的「華西街蛇店」
至於蛇呢?早期動保法尚未嚴格執行,全台各地,賣蛇肉的攤子,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就是台北市的華西街,每天夜幕降臨的殺蛇秀,幾乎是逛華西街夜市必看的景點,觀眾還不少外國遊客夾雜其中。
業者通常會用繩子吊起一或二條以上的生猛毒蛇,有的已經剖皮或剖一半皮的,然後口沫橫飛的,從蛇頭一直說到蛇尾巴,從蛇血、蛇鞭、蛇毒、蛇膽幾乎都有療效,但最強調就是吃蛇能夠去百毒,其中有位業者,被我取締至少三次以上,他乾脆移師中國大陸的廣西荔浦—大陸劇宰相劉羅鍋為官待過的地方,當地出產芋頭,據說劉羅鍋曾把當地的芋頭,當成貢品,獻給乾隆皇帝,荔浦屬於壯族自治區。
我一次剛好隨旅行團到當地旅遊,住宿在當地壯族開的旅店,旅店格局類似三合院,面對正面右側廂房,居然有一賣蛇的店,招牌上的字居然寫著台灣人的店,讓我們這些台灣來的遊客,倍感親切。
在安頓好房間後,我就偕同團好友造訪該店,一進門那個店老闆馬上就認出我來,我問他怎麼認識我?他回說,台灣華西街的店,被我取締三次,請加上嘍在無法經營下去,所以才跑來此地經營相同的生計。
還有下文嗎?讓我再想想。(周 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