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太平君子
 
 

 

  張騫由西域回國,是在漢武帝元朔三年(前一二六年);他雖帶回了葡萄樹種和葡萄酒,漢武帝也試著種植,但似乎沒有具體結果。唐太宗平定了高昌,種植了高昌的「馬乳葡萄」,又參酌高昌釀酒法,成功的釀造了葡萄酒,還賞賜給大臣。葡萄酒的美味開始受到欣賞,於是而有王翰筆下的葡萄美酒。

  所謂「馬乳葡萄」,顆粒大而長,俗稱「馬奶子葡萄」。如今去過新疆的朋友,都會聽到這個名稱。貞觀十四年距離張騫時代已經七六六年,王翰何時寫下「葡萄美酒」的句子,雖不得而知,但李白寫〈對酒詩〉,則是在唐玄宗開元十四年(七二六),正是王翰死去之年,又在唐太宗釀酒成功後八十六年了!明代江應曉推論說:

  葡萄種雖得之漢武,釀法實自魏文。始《唐史》太宗破高昌,收馬乳葡萄,種之苑中,并得其法損益成酒,京師始識其味。

  據史氏,乃言唐初得之,何耶?至中葉,劉禹錫歌:「釀之成美,令人飲不足。」此法?唐不衰矣!

  豈其法良且艱,肇造於魏,而六朝失之;中興於唐,而五季失之。至元答刺古復作與?

  看來,江應曉的推論,除了引劉禹錫的〈葡萄詩〉為證,在時間上晚了些,其餘大抵可信!

  葡萄酒傳入中國以後,非常受到珍貴,起先只在宮廷和貴族之間偶爾出現,到了唐太宗,種植和釀造技術都逐漸成功了,開始慢慢普及。因此,只在世四十年的王翰,就能為「葡萄酒」寫詩。

  據說唐穆宗李恆(七九五乙亥—八二四)喝了西涼州所進貢的葡萄酒後,大為讚賞說:飲此頓覺四體融和,真太平君子也。(陶轂《清異錄》)「葡萄酒」因此有了「太平君子」這麼高雅的美稱。(黃啟方)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