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六十五年,東漢第二任皇帝劉陽,聽說西域有一種叫「佛」的神祇(此處祇音其),非常好奇,遂派使節前往天竺(印度)尋訪。
使節向西域出發,歷經艱辛才到了遙遠的天竺,用白馬把佛經跟和尚一同帶回中國。透過翻譯,一致認為佛是一種虛無主義,崇尚慈悲,反對殺戮,只要修煉就可成佛,可以投胎轉世,再度輪迴來到人間。漢朝群臣認為這是一種高深莫測的言論,而精通佛家經典的人,稱為「和尚」。
當時並沒有人相信蕃邦天竺傳來的神祇,但皇帝劉陽的弟弟楚王劉英,為了可以輪迴投胎再來人世,首先崇拜,自此開始,才有少數人跟著崇拜,不過仍未受大家信仰。
佛教傳入東漢,經過三國、晉朝約四百年的時間,仍屬沉寂狀態,直至五胡亂華,中原戰爭不斷,殺戮遍野,人命不值錢,白骨千里,民不聊生,中原人南遷,修佛輪迴才漸漸被人接受,至北魏(鮮卑)孝文帝拓跋宏、南齊帝蕭賾時,佛教成為皇帝追求的信仰,並擴及民間,到了唐朝武則天,佛教開始興盛。
中國文化在孔孟儒家、老子道家的根基上,完全中國特色,自佛教出現中國四百年後,中國文化開始變化,儒家崇尚倫理道德,講究師承派別,慎終追遠;道家崇尚順其自然,講究虛無飄渺,無為而治;佛教崇尚逆來順受,講究慈悲和諧,遁入空門。如果你是一個喜歡觀察的人,當可發現上述儒、道、佛的特性,存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的週遭。
佛教傳至中國、中南半島後(馬來西亞信回除外),均異地發揚光大,但比中國、中南半島還早有佛教的中亞地區已無佛教,成為回教世界(甘肅敦煌石窟佛尊、新疆克孜爾千佛洞、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及西遊記小說,即知佛教在中亞諸國盛極一時),至於佛教發源地印度,則被印度教取代,除了耐人尋味外,我從歷史背景演變中觀察,統治者的信仰喜好,才是影響宗教興衰的重要因素。再觀現今執政民進黨的更改教科書、去除歷史、去中化……,我們的年輕人已有轉變,若長年累月,我們的後代子孫,可能一如中亞,由佛變回,完全改變,不再中國。(耿繼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