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的回憶
 
 

 

  最近電子媒體一則新聞,標題是「臺灣水牛成稀有動物,恐走入歷史」,內文略以「依據農業部一一二年底統計調查顯示,臺灣飼養水牛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全盛時期養殖量達三百萬餘頭,隨著社會及經濟型態轉變,目前飼養量僅剩下約一八○○頭。」這則新聞引起我的關注,也勾起童年對牧牛的回憶。

  早期臺灣農村耕作,無論水田、旱田,自犁田、翻土整地、地瓜收成乃至各種農作物收成後的運送等工作,均仰賴牛隻協助完成,因此,大多數農家都有養牛,我家也不例外。

  牛的食量很大,在我家鄉庄內有養牛的人家,大人外出工作,小孩每到假日都要牽牛往郊外餵養,每天早上牽出餵養三、四小時後返家,牛會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反芻(將胃內的食物流回口腔再次咀嚼),下午再牽出餵養三、四小時至黃昏時返家,牛再利用時間反芻,晚上還要補充曬乾屯積的稻草供牛當夜點。

  我們經常會將牛牽往臺鐵鐵路邊、糖廠鐵路邊、糖廠甘蔗園產業道路、大排水溝旁或附近公墓等容易長出野草的地方餵養,因這些地方野草多也比較空曠,放牛吃草牛隻不容易走遠、走失,成群牧童聚在一起玩時又可隨時監看牛的動向,這些地方也成了假日村內童伴聚會玩耍的另一場所。

  這些場所距離村內大約三、四公里遠,其中還需走一段碎石路(後來有舖柏油),放牛的人都是打赤腳,夏天走在路上猶如鐵板烤肉一般,除了盡量靠路邊長草的地方行走外,牽水牛的孩子偶爾也會騎到牛背上(黃牛不喜歡被騎),但是騎牛也有一些危險,因為牛背上沒有像馬鞍的座位,牠不高興時會突然往前跑,騎在牛背上的人容易摔下來。

  水牛見到大排水溝或有水的漥地,可能會下去泡澡,若不即時制止或制止不了或不及跳下牛背,就會跟著下去泡水,因水牛有喜歡泡水的特性,餵養者經常要找機會讓牠泡水或找有泥巴的漥地讓牠翻滾洗泥水澡,或在牠身上塗泥巴,除了涼快外,身上有泥巴也有防呅蟲叮咬的作用。

  我家一向都養水牛,沒養過黃牛,牛是帶野性的動物,力氣又大,小學一年級開始放牛如何駕馭呢?牛鼻子是牛身上的軟組織,敏感神經發達,農家會在牛隻尚小時,在其鼻孔軟骨「摜」一個洞穿上鐵(或銅)環,再用繩子綁在鐵環上,只要牽動繩子就牽動牛的敏感神經而感覺到疼痛,水牛也好,黃牛也罷,自然會乖乖聽話,牛鼻就被當成車子的方向盤,前進、停上、後退、左轉、右轉,透過牛繩拉扯就可操控自如。

  村內長輩若遇見剛訂婚的男女,常會聽到開玩笑的對他們說,你被「摜」鼻了,意即將被另一半束縛的意思,近來看到有人戴鼻環,我都會有一種特別的聯想。

  牛除了為農家工作外,母牛所生的小牛飼養稍大後販賣,也是農家一筆可觀的經濟來源,因小牛生下後就與我們生活在一起,也和我們一起成長,這與現代人養寵物一樣,彼此都有很深的感情,因此,家裡有幾次賣小牛,要被帶離時,我都無法在場道別,只能躲在一旁傷心默默的祝福,如今看到臺灣水牛數量減少恐成稀有動物的訊息,不免勾起童年牧牛的往事,相信也是很多人兒時的記憶。

(黃峰亮)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