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伍子胥有感

 
 


  我是比英文句點更渺小的全職主婦,但不忘自修。這次李智平老師上課的伍子胥列傳,想分享一些小小心得。

  仇恨不分古今中外,以各種形式存在於文學與戲劇之中,最先聯想到的是莎士比亞寫哈姆雷特報殺父之仇的悲劇,以及趙氏孤兒的痛徹心扉,他們遇到衝突時的心理狀況、行為以及策畫復仇的節奏,令人不勝唏噓。

  而在日本的「復仇」,是以「武」立身建國的日本武士,為了維護名譽、甚至存在意義本身的重要權利而復仇。「仇討」也就是「親手做掉對方」,是武士在自我要求、美德和法律外會採取的非常手段,而其中較為國人所知的是仇討事件——「忠臣藏」就是為了主君報完了大仇之後,全員集體切腹自殺的歷史事件。

  是不是覺得在日本古代真好,竟然「以牙還牙」,加倍奉還後,還能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甚至稱讚?—No!no!no!因為雖然復仇者得以殺人償命,但武士最高榮譽莫過於切腹自殺,且一事一罰,報完了仇,基於榮譽仍免不了一死。

  日本古代較少有「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概念,中日最大的差別應該是日本可配刀劍的,只有武士階級。而他們效忠的是領主,在大孝之前,日本人更把大忠放在最前面。

  以日本人的觀點來看伍子胥的報仇行為,簡直如同狂魔一般。借吳國之力來滅祖國可謂不忠,鞭屍國王更是不仁,帶著太子建的兒子勝逃亡,究竟目的為何?叛國通敵遂為圓其仇願,實則其心可誅!

  對於伍子胥列傳,我雖然無法激起對主角遭遇的同理心,也無法感同身受他心中報仇的憤怒,但一想到生於亂世背景的伍子胥,在體制內被小人剝奪應有權益,轉而從體制外尋求補償,又好像能夠理解他行為的緣由,而自古至今更不乏類似的報仇案例。

  我相信沒有人剛出生就是殺人犯,在將原因歸咎於個人以前,或許可以從社會角度去了解,究竟是什麼因素使得一個人淪落如此?是否缺少父母肯定、社會的支持、同儕間的關心,或是教育者的心態等等。

  他究竟是社會的加害人?抑或是被害人呢?

  史記故事給後世的讀者留有很大的想像空間,要我們去思考、去衡量如何藉由史記找到內心的中心平衡點。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