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珍惜今日
似水流年,看到壁上的日曆只剩幾張,心中卻有無比慌亂,年紀愈大,總想把時間少記一點,因為手裏的日子愈來愈少,捨不得多用,好像能夠省一點就省一點。每個月第三星期五的廿三期同學會,本來參加的十八位,現在竟然只剩三、四人,逸鄉園餐廳的鍾總經理雖然還是笑臉迎人,卻好像一直在擔心,不知下個月又是誰缺席?真的是「到家成遠客,訪舊指新墳」。其實科技的猛進,卻無法讓河水不流、時間停駐。我有一位很傑出的同學,臥病十幾年,進出醫院「加護病房」像進出客廳,耗盡所有積蓄,雖然還有賢妻孝子,卻苦不堪言。所以,我要自己「生要好,老要慢,病要少,死要快」,好好珍惜今日,早已在「全民健康保險卡」申請重病時,不得有任何侵入性急救。
二、小談三寶殿
很多人都知道「無事不登三寶殿」,「三寶殿」又是什麼地方?近日閒來翻閱五十年前筆記,發現諸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摘記,謹錄以供敬愛的同仁一粲。
「三寶殿」是佛教的佛、法、僧的逗留處所,每一座佛寺都有非常壯觀的「大雄寶殿」,是佛侶活動、信眾膜拜的處所。「法」是珍藏經書的經樓,又稱之為「藏經閣」,是金庸武俠小說中許之為最機密處所。「僧」,也就是和尚睡覺地方,一般人稱之為「寂靜禪房」。「三寶殿」除非是遊客,專心到三寶殿的當然會有為國泰民安、父母家人平安而求之於佛,沒有事或許真的不會到這些處所。
三、阿彌陀佛
由於上個月不慎跌傷腰部,苦痛幾近匝月,常去找西、中醫,亦有友人來舍探視,施以推拿,見面或施醫時常念「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其實這兩句都是梵文,大意是「頂禮」或「無量壽佛」,佛教徒常念,不是佛教徒也常念,念多了就成為感嘆詞。有人更誤解了「佛」的真義,聽說有信眾送給佛名酒表達誠意,假如佛也嗜酒就不是佛了,頂多供一杯清水或一炷清香以表誠心即好。
四、雲可贈人
上海一位企業家傳給我一張多年前我的字:「佳興忽來書能下酒,豪情一往雲可贈人」,很多事不要太過執著。剛到退警會不久,一友人送我一方劉墉先生敘明「石如」的端硯,顏世錫先生某日在我辦公室見及把玩良久,在禮堂唱京戲後又返來欣賞。第二天我不在又至辦公室逗留一個上午,某日又至辦公室語余:「一飛,從哪兒來的硯台好極了!」離開時我即請體壯力大的同仁洪錫卿弟抱下去放在顏先生車上。嗣後,顏先生二度來函致謝,未久哲人已去,令人不勝傷感。
五、傑出校友會
幾多年前我率領幾位高階交通執法者前往東京考察交通,初識名聞東瀛的轉醫警大同學蔡篤俊,陪訪包括東京警視廳等許多處所。後來知悉篤俊兄不僅獲得醫學博士,主治癌症更有特長,因而名利雙收,被母校選為傑出校友。前不久偕進旺、俊章諸傑出校友創設「警大傑出校友聯誼會」,捐贈鉅資定期聚會,誠為難得!聽說余亦曾被學校選為傑出校友,惟自忖只是守份毫無傑出可言;若有點成就,應是同仁努力,當時並不受獎。所以篤俊兄成立之「傑出校友會」亦不敢出席,唯篤俊兄醫事業有成而回饋母校,念想同窗,費神費力邀約散居各地同學定期聚談,誠為一大美事。(一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