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寇準的〈六悔銘〉
 
 


  寇準是北宋真宗時候做過兩度宰相、在宦海起起伏伏的名臣,從「從八品下」的大理評事幹到正一品宰相,因為政爭甚劇,受人排擠,經常在三、四品間徘徊,再降到「從八品下」。享年六十三歲,追復太子太傅,萊國公,諡忠愍,有《萊國公集》傳世。他的〈六悔銘〉甚受曾國藩激賞,全文只有六句話,四十二個字,卻道盡人生智慧。人生能越早知道這六句話越好,能越早覺悟越好。他的〈六悔銘〉:
  官行私曲,失時悔。
  富不儉用,貧時悔。
  藝不少學,過時悔。
  見事不學,用時悔。
  醉發狂言,醒時悔。
  安不將息,病時悔。
  大意如下:為官者乘其權勢在握時,幹些偏失、曲護、受賄、冤獄之事,等到失事時就悔之晚矣。當其富有之時不知節制用度,等家道中落就會後悔。不趁年輕學習力旺盛時學些謀生技藝,時過然後學,老大徒傷悲,追悔莫及。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那些遇事不用心學習,等到要用時就後悔了。酒醉之後,亂發狂言,等酒醒後就後悔了。平時不注意保養身體,仗恃年輕,熬夜透支體力,等到年長病痛加身,後悔莫及。
  聖人尚且不免犯錯,何況我們凡人?所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錯誤中成長的,一點兒也不為過。我們在學校裡考試,每一次可能都會犯一些小錯誤,因而不能滿分,這是知識上的失誤;行為上也不可能一點都不會錯。只有沒知識、不懂得檢討自己的白癡,才會驕傲地宣稱最得意事乃平生未犯錯!真令人哭笑不得!
  這世上未有不犯錯之人,但犯錯後會不會後悔是關鍵,其前提是認不認錯。世上有此五種人:第一種,知錯、認錯、能改;第二種,知錯、認錯、不改;第三種,知錯、死不認錯、暗中改;第四種,知錯、死不認錯、死也不改;第五種,不知錯、不認錯、當然不會改。
  從能否悔改,改後不再犯,確認一個人的品行高低。(何福田)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