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之子,不死於市
 
 



  范蠡前半生從政,襄助越王句踐復國,稱霸中原,下半生功成身退,或生產或經商,散財富去權貴的背影十分漂亮。他經商成功,世稱陶朱公,民間拜他為經商的祖師爺。
  范蠡值得稱道的事蹟不少:一是他有企業社會責任精神。他不謀暴利,只追求十分之一的合理利潤;二是他重視社區鄰里的和諧關係,展現富而好禮,周濟他人的情懷。他每致富,總是散盡家財,再致富、再散財,形成良善的循環;三是他遷居山東的定陶,是當時的商業大城,他致富成功在於他選到對的最佳經營位置,占了地利,已經成功一半;四是范蠡商場得意,並不是一人的努力,而是父子全家通力合作有以致之。最重要的,他把政商分離,涇渭明白,沒有政商勾結的不法交易。
范蠡既是政治通人,也是經營達人,他更是一位看透生死的長者;其子犯法而死,死在意料之中。
  范蠡對人心幽微之處,洞如觀火,他引用民間諺語「千金之子,不死於市」。吾人細想其中可能的意義包括:一是有錢人家的子女,不會死於棄市,因為有錢可使鬼推磨,找到替死鬼,化腐亡為不死。二是千金之家可以循正常管道打官司,追求公平正義,找到最幹練的師爺,請出比酷吏更用心細微,足以起死回生的翻案律師,當然可以不死於市。  三是千金之子的家庭,一定重視教養,因為從小就有良好的家教,教席一定也是聘請高人一等的名師,由於千金人家都是有素養的,他們都是深知榮辱的高知識份子或豪門世家的子弟,他們有尊嚴,更有強烈的自尊心,千金之子一時的失足,怎麼可能會死於大庭廣眾的刑場公然受辱,而有辱門風?因此,修改法令,堂而皇之出國避禍,裝瘋賣傻有之,裝重病假病歷有之,甚至自殺了斷,總之,不能死於棄市。最後,未料楚王速審速決,一日翻轉,千金之子竟死於棄市!後人思之,寧不驚心!豈無痛心!
  司馬遷不是千金之子,又無家財以贖罪,只好選擇難堪的宮刑,他在〈貨殖列傳〉留下經典名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平鋪直敘了人間現象,也是客觀的事實寫照,經營之神獲利億萬,卻仍無法逆轉兒子的悲慘命運,一念至此,證明金錢仍非萬能!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