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解釋孔子「吾道一以貫之」之說,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積極意義,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是消極面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凡事能夠盡心盡力,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與行動,即合乎忠恕之道。任何事情的發生,第一意念想到的即是自己,固然合情合理,同樣,愛人從自愛出發,乃人性的傾向;這種第一意念與自愛,顯有不足,所以要「兼愛」、「博愛」的擴大作為,做到「親親及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兼愛的美德,不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如一個不愛自己的父母而能愛別人的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而能愛別人的子女,則是不合人之常情,也就是矯情,不合乎忠恕之道。
愛己是常情,然而,除「我」之外,尚有「你」、「他」與「牠們」。人於社會中生活,與別人皆有親、疏關係,與禽畜也是講求「眾生平等」,就是「恕」道的昇華。常見一些熱心公益人士,或有一些傷心的往事,化悲憤為力量,從挫折中站起,以我類彼,積極地去幫助比他們自己曾經的不幸更為不幸的人。例如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亞洲人、印度詩哲泰戈爾,自幼受過良好教育,但有一顆尋求真理的熱情,對同胞友愛,重視犧牲慾望,不犧牲目的,捐棄小我,不放棄世界;被世人視為一個聖人。
知識與道德,應相輔相成,正如科學工作者,亦必須有倫理觀念,方能使科學的研究成果,成為人類幸福之果。
如另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人蕭伯納,抗戰前夕民國廿一年,他來到上海,會見了魯迅、蔡元培、梅蘭芳、宋慶齡等賢達,對中國文化精神並不陌生,他說過:或許有人會埋怨一切,但皆是紙上談兵;不過人類唯有在紙上,才會創造光榮、美麗、真理、智慧、美德與永恆的愛。因此筆者深信,人類有這些美德,才有希望,才有將來。而恕道正是創造這種種美德、希望等的原動力,達到兼愛、博愛的理想境界。
(江宗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