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伏」,是指「伏邪」,也就是「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故「伏」可解釋為:大熱天宜多靜伏。
為何會飆熱?(一)入伏後地表濕度變大,吸收熱量多而散發少,地表層熱量不斷累積,天天變熱就進入三伏,達到最熱。(二)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乾空氣要大得多,導致悶熱。(三)七、八月份的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其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而少雲,陽光便可照射地表,造成地面幅射增溫,天氣因而更加濕熱。
三伏天所提之「庚日」,因我國古代採行「干支紀日法」,用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搭配,組成六十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循環使用。十天干的第七個是「庚」,就叫「庚日」,每十天重復一次。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四個庚日之中伏為十天,出現五個則二十天。所以,庚日出現的早晚,會影響中伏時間的長短,因此,有些年份的伏天是三十天,有些則為四十天。例如,明〈民國一○六〉年的中伏七月廿七日~八月十五日,為二十天。
因應明年三伏天的來臨,除避暑、驅暑的外在努力外,古人也講究飲食方面的調理。因熱浪襲人,人們貪喜冷飲,喝水量多,這就容易導致濕氣侵入體內〈外濕入內〉,使水溼在脾胃間往復升降,會使消化功能低下,造成食欲不振。另勿生食冷飲過度,以免導致傷及體內正氣(免疫力)而誘發疾病。中醫主張「夏季暑濕,宜於清補」,原因在此。
中醫強調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味苦食物具有瀉燥之功,不宜多食,宜適當攝用甘?或甘寒飲食。因五行中夏熱歸於心,而心喜?,宜食酸〈酸甘的食物〉。比如小麥製品、李、桃、橄欖、菠蘿、芹菜等,儘量不吃辛辣、熱燥食物。
夏天流汗較多、時間長,引起鹽分流失量也就較大,會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於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水分以湯類及茶飲為較佳選擇。一般湯類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葉水可生津提神,減輕疲勞。不過,這些湯類、茶水都要乘溫熱喝,因為溫熱的茶飲、湯類,能夠經由舒張汗腺的作用而將體表溫度降低攝氏一至二度,消暑效果優於冷湯、冰茶。
(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