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墓位於湖南汨羅江北岸汨羅山,又名徽山、烈女嶺,南距汨羅市城區四公里,西距玉筍山十公里,相傳屈原投江後,頭部被魚群蝕去一半,女嬃為其配上半邊金頭,為防盜墓,故築疑塚,女嬃日夜以羅裙兜土築墳,感動天神,派土地神以趕山杖驅土,一夜築成十二座「疑塚」。民間流傳有「九子不能葬父,一女打金頭」的傳說。十二座「疑塚」散佈於約二平方公里的山丘上,均為五花土夯築。
一九五八年修築京廣鐵路復線時,將位於鐵路西側的一座掩埋大半,封土堆已不十分明顯。其餘十一座均於鐵道東側,尤以趙家沖後一座為最,形如小丘,高約六•五米。封土堆底直徑約四十米,「故楚三閭大夫之墓」,石碑碑高一四五厘米,寬五五厘米,係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刊立。其餘墓碑略小,皆為清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年)刊立。文俱為「故楚三閭大夫之墓」。
山西麓的楚塘,相傳為築墳取土處,塘東張家墩港上,長十四米,寬一•五米的三拱石橋,名「烈女橋」,因女嬃取土築墳,往來此橋的傳說而得名。
據載:「羅江有屈原塚,今有石埤,文為楚放臣屈大夫之墓,其餘字滅。」又載:「屈原墓在汨羅山上,汨羅山即今烈女嶺,在汨水東北。」文物普查證實,這十二座「疑塚」皆為春秋至戰國晚期墓葬,分佈數百座大小的東周至唐宋時期的墓葬。
屈原墓於一九五二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撥款整修,一九五六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八年列入「岳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景點。今由楚塘鄉和范家園鄉成立保護小組管理中。【筆者:摘自湖南汨羅市誌。女嬃,古時楚國人稱呼姊姊為「嬃」。編按:學術對女嬃有幾種說法:作者此處指屈原之姊或妹,又可指女巫及其學生等之說。】
(李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