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生地是文化古都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鹿港,清代鹿港的繁榮,景象可見。
但是我家和鹿港的關聯,除了一口標準鹿港腔(其實是大陸泉州腔)以外,因為我家距離鹿港的繁榮老街有數公里之遙,所以沾邊不深。
祖先世代務農,濱海地帶屬風頭水尾,土地貧瘠,農作不符經濟成本,必須利用農閒期間下海撈取魚蝦和貝類來貼補,但助益有限,世代一直在忙碌而又貧苦。
家境雖貧苦,我依然念家,那兒有我所熟悉的一草一木,更有住著生我、養生、育我的父母及一群手足弟妹們。
猶記得我當兵時,尚處於戒嚴時期,金馬前線需求兵源甚殷,士官隊受訓後方得以待在本島的訓練中心當教育班長,我便報告連上長官,願意進入士官隊受訓(幾乎和海軍陸戰隊堪比的魔鬼訓練),為的只是離家比較近,要回家比較快。
就讀警校,為了可以返鄉服務,經常三更半夜利用暗淡的燈光看書,理由是可以因成績優選志願返鄉服務,回家方便。
後來在外地買了房子,我仍認定,住在父母親生我的老屋才是我的家,那就是鹿港海埔厝。對我來說,那是一個終生無可替代的專屬名字。
(郭陽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