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說明了朋友之間的來往要如何拿捏的關係。
人與人相交,難得是真。真誠相見,真心相待,真則「平淡」。孔子曾將這一問題請教隱士子桑:「我兩次被魯國驅逐出境,在宋國受伐樹懲罰,在衛國被禁止居留,在陳國與蔡國之間遭到人們圍攻,在東周也找不到出路。我遭這幾次挫折後,親戚與好友與我便一天天疏遠了,學生與知交也愈來愈遠離了我,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子桑說:「難道你從來沒聽說過殷國人林回逃亡這件事嗎?林回在出逃時,連價值千金的璧玉都丟下了,背起嬰兒就走。有人就說:『你這樣做,是為了得到錢財嗎?嬰兒能值多少錢?是為了減少拖累嗎?嬰兒的累贅可多啦!你拋棄千金之璧,卻帶嬰兒去逃難,這究竟為了什麼?』」
林回說:「我和那璧玉是以利益相結合的,我和嬰兒卻是天性的聯繫。以利益結合起來的,遇窮困與災難來時,就互相拋棄了;而出自天性聯繫的,臨到大難來時,就會互相關照。互相關照和彼此拋棄比起來,相隔太遠了。並且,君子之交,平淡如同清水;小人相交,甘美如同甜酒。君子人相處淡泊,就能相親、相照顧,小人熱火相交但容易翻臉。至於無緣無故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關係,也會無緣無故地散夥。」
孔子聞後恍然說:「我明白了!」於是慢慢地走回家,一路上反省自己。進門後決定停止空洞的學問研究,放下沒有用之書本,跟弟子們相處,再不要他們打拱作揖。這樣一來,師生間的感情反倒更加真摯而深厚了。
回到現實面,例如與同事相處,太遠了不是最好,人家會誤認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膩得太近了也不好,容易讓別人說閒話,或令上司誤解,誤認你是在搞小圈子。所以,「不即不離,不遠不近」的相處,才是合乎中道。
所以,見譽「詞中之龍」的南宋辛棄疾,在一次病後體悟良深,其《洞仙歌》寫道:「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實非虛語。〈邵世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