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無論貧富貴賤,愛恨情仇或悲歡離合,常與酒結了不解緣。
王翰:「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兩種酒,該喝也要喝。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纖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晚唐詩人杜牧寄情詩酒,流連風月,留有佳話。
戰國燕太子丹,送別刺客荊軻時,兩人舉杯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這杯酒,何其悲壯!
二次大戰末期,「神風特攻隊」的青少年們,臨上自殺飛機前集體舉杯,一飲而盡,這是不是一杯荒唐的苦酒?
「水滸傳」中武松不顧「三碗不過崗」的警示,醉後在「景陽崗」傳下打死老虎的故事傳奇。
古時皇帝殺近親大臣,賜「鴆酒一杯」,受者因能保全屍,還要叩謝皇恩浩蕩。
酒來助興,殺傷力往往更加驚人。但智者飲酒,必會慎選時間、地點和對象,酒品不好、是非之地、話不投機者,皆必敬而遠之。
老年時的淺嚐獨酌,也是一種享受吧?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又太孤寂了。
藝術家引酒相助,常能靈思泉湧,落筆如有神助,經傳書聖王羲之流傳千古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酒後一氣寫成的。
至於筆者,從小就會喝酒。四歲時母親生弟弟坐月子,每天跟著吃雞酒,當警察後,也以能喝、敢喝而名氣漸響,但從未因酒誤事,所以我服膺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曠達。
(陳順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