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中遇到恩師摯友
 
 

  
  父親對我向來抱著「讀書」有成而進入仕途殷望,認為「讀書」也是「技能」,讀得好一生受用無盡,勝過「年收數石」的良田繼承。
小學時,由羅老師兼辦補習班,因為缺乏系統、詳實、優質的補習講義,也無實際的升學指導,故對於升學,前途茫茫。
  二十七年春(抗戰次年),距游埠我家七華里的俠谷小學,附設有補習班,專任老師教學,奉父囑來此進讀。一週後停辦補習班,改為俠谷中學,一夕之間我就成了中學生。初一有了百餘位二班同學,還有二、三年級各一班,一時學校聲勢很興盛。
  以俠谷初中補校立案的俠谷中學,是由原在北平教書的上王兄弟檔,偕同數位逃難老師、摯友,為興趣、為生活而情商王老校長借讓部分教室而創,未經核准。
  有趣的是,另一位王老師杭高(高三學長)高朓、聲音宏亮,竟當了軍訓教官,代管訓導處。黃老師教二、三年級英文,有次偶然認識他,不但為我義務輔導,也指導我整容著裝,一如親人之愛護。之後被聘為浙西三中教導主任,對我能得升讀該校高工應化科有所影響,是我最難忘的親長之一。
  升二年級時,很多同學紛紛離去,可能與未立案有關。那位王軍訓教官竟教起「代數」。顧前思後,我得到父親同意而休學,在家中(其實是父親的店)幫忙。
  賦閒中,與節門張(距離十華里)的介誠兄結識成為摯友,邀我去他家遊玩,他獨住有青石天井的精美住房,有書香門第風格。過後不知何故,他要將樓屋轉贈給我,我婉謝並勸說,若一定要贈人,像我一介外人未成年,何能管此產業?
  原來,他要到大後方謀職,二個月後,他離鄉赴渝了,送了我一箱書籍(經典小說古書)及新鈔十元。他離去後,我們曾互通信件,但他始終未告知就任何職位。直至我來台離開港警後,因疏忽而失聯,至今深為遺憾。
(郎士進)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