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由理性無形無相、無生無死、真善美的精神,真我︱靜,與有形有相、有生有死、貪嗔痴的肉身,假我︱動,合一而成的靈秀動物。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告子說:「人之初,性本惡」。英國詩人波普說:「所有的人都是善,都是惡」。所以,人是可善可惡的。因此告子又以水流來比喻說:「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即東流,決諸西方即西流。生之謂性,食色性也。」
生之謂性,引申言之,有真我沒有假我,是神不是人。有假我沒有真我,則非性之本然,也不具人格,不是人。
為求性善去惡,儒家:「存心養性,賴中貫一」,道教:「修心煉性,抱元守一」,佛家:「明心見性,萬法歸一」。一者誠也。全神貫注,定心不移也。心是人身主宰,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見得思義。心存善念,即見得思義的善行。故心存惡念或善念,操之在自己一念之間。
(易玉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