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六計」大家耳熟能詳,是否一開始即有這一詞?無確切史料可考。
通說是,「三十六計」一詞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一書,但提到的是「三十六策」,謂:「敬則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所說檀公,是指南朝宋時名將檀道濟,「走為上計」故事大要是:
元嘉七年(四三○年),北魏南征,宋文帝劉義隆任命檀道濟帶乒往救,魏軍聞知檀為主帥,立即退兵。宋文帝令檀乘勢北伐,不久宋軍戰敗,糧草吃緊。一名宋兵逃降魏營,盡洩缺糧之情。魏軍立即追擊,檀道濟沉著指揮,即令就地紮營。當晚,檀親帶一批糧兵查點糧草。一些兵手持竹籌,依序唱著計數,另一些則用斗子在量米。
魏軍探子偷窺得情,又見每只米袋都是鼓鼓的裝滿米,立即回報主帥,並說不宜貿然與檀開戰。魏將以為宋兵是假投降,誘其上當,遂殺了宋兵而退走;這就是檀道濟「唱籌量沙」的退兵之計。其實,檀營的米包中是一斗斗的沙土,而在沙土上覆蓋些白米而已。
宋代惠洪《冷齋夜話》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一語。元朝以後,則多見於小說戲曲之中,例如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常言道的好,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水滸傳》第二回:「娘道:『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只恐沒處走。』」
二○○三年,大陸學者郭克義,在濟寧市發現一部隋代玉簡《三十六計》,由此證明《三十六計》確是檀道濟所著。
《三十六計》一書以《易經》為創發依據,《易經》之六和八,是陰的成數,而六則是陰數之極;三十六本為虛數,是陰數之極的平方,再演義其中的陰陽變化,創出一套適用於兵法中的剛柔、奇正、虛實、攻防、彼己、主客、勞逸等對立轉換變化。因此三十六計係暗喻計謀百出,應變無窮。
《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是說馬謖違抗孔明命令而致喪失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省莊浪縣東),正在西城(今甘肅省天水縣與禮縣之間)駐軍的武侯,演出一場驚心動魄的「空城計」的故事。
「空城計」也好,或「唱籌量沙」、第「三十六計」也好,都是裝腔作勢、故弄虛實,而期達到全面取勝或全身而退的最高戰利。
(我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