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如何欣賞散文
 
 

 

  退休之後,我的娛樂之一就是在家享受閱讀名家散文的樂趣。友人趕時髦,常用「宅男」來形容我的足不出戶,我喜歡讀的書範圍較廣,散文是其中之一。
  個人一直認為,一篇好的散文,一定要寫得清順自然,才能具有高度感染力。記得現代散文的開山祖師周作人曾說:他寫文章的兩大困難就是:「說什麼」跟「怎麼說」。對此,散文大作家朱自清先生,雖亦主張散文的語言要「用筆如舌」,但並非完全沒有保留,他以為一來一般人說話並不那樣精密。而文章所能仰賴的,卻只有文字,必須下一番工夫,方能達到同樣效果。
  就此而言,一篇散文的優劣高下,起碼可以從以下數端觀察:
  (一)內容與生活場景的接合:散文的素材,來自於作者的生活,惟每個人的生活體驗,以及生活的廣度與深度,均有所不同。如海明威能寫出「老人與海」,是因為他一生就多次到墨西哥灣海釣,他之所以能寫出「非洲的青山」,是因為他曾赴非洲狩獵,他能寫出「戰地春夢」、「戰地鐘聲」,是因為他本人就參與過西班牙內戰、第一次大戰、第二次大戰等多次戰爭,深入其境。
  又文學前輩老舍先生說:讀書之外,作家還須熟讀社會人生,深入體驗生活,而他之所以能描寫北京的大雜院,是因為他住過大雜院,他能描寫洋車夫,是因為他有拉洋車的朋友,才深刻了解這些勞苦大眾的生活,也才有辦法掌握這些人的言語、感情與思想表達。
  (二)感性與理性的貫穿:一篇散文是否能予人清順自然之感,仰或是上氣不接下氣,跟文章的行氣有關。所謂行氣,在文章說來,應是一種條理。非僅是語法上、邏輯上的條理,也是情感上的真情流露。
  (三)文章必須講究修辭美感:「一句話,百樣說」,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如何說才算妥貼?才能動聽?才能有力量?有美感?那就很有學問了。一位作者的文學修養,以及駕馭文字的功力,當然是關鍵。但相對而言,讀者也需要有一點文學的底子與文字的修養,才能分辨其高下。否則很難領略到作者的苦心,更甭說文章的結構、情境、趣味、韻律、色彩等美感了。
  總之,欣賞分析散文寫作,固然可以歸納出一些原則,但一篇好的散文或許根本不須符合任何標竿。單憑其真情實意,就能讓您魂牽夢縈,難以忘懷。
  摘自:「王壽來先生著公務員快意人生」一書。
(陳松村)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69-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