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清代乾隆之時,湖南西部包括安福縣(現在臨澧)境內地區,山多田地少,有河環繞山腳而過,農民出門工作時,赤足涉水而過,上岸後,父對其子說:「在此兩岸建橋通行,後人有責任。」 那位年輕人半工(務農)半讀書的努力,參加鄉考試秀才及第,之後殿試又是金榜新科狀元,皇上召見,知他農民子弟出身,命他衣錦還鄉,任官縣令(知縣)。 上任後,以父命不可違,遵照興建名為「父命之橋」,造福桑梓,是石版拱橋,在橋頭立碑刻字:「父命之橋」,完成使命。 (李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