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韶光荏苒,春節瞬間過去,想想臘鼓頻催而在街頭採購年貨的人潮,萬人空巷,莫不為家族先人暨各路神祇,忙碌地準備奉祭三牲供品,祈求新的一年保佑家族平安、繁華富貴!
年前的各地路招、每家每戶洋洋喜氣,使我憶起少年時代,曾親炙各種祭祀節慶的往事。
家父公職退休後,被守護家鄉、撫祐鄉人平安的「旗尾庄代天后宮」聘為廟公(管理人);代天后宮共奉祀:李、吳府王爺、天上聖母、福德正神,以及註生娘娘。每逢各路神祇誕辰紀念日,或年節喜慶演戲,誠摯的鄉民都忙碌地準備三牲供品;當家母備好供品,就叫我用竹編的擔籃,挑擔到廟埕擺桌祭拜,廟埕一時歡樂洋洋,熱絡交誼,甚是熱鬧;當司儀宣布祭祀開始,鄉民們紛紛向代天后宮頂禮膜拜,祈求平安富裕。
慶祝神祇生日或年節慶典,有時要演出外台戲,其演出經費來源均由鄉民捐贈,俗稱「茶丁」,茶丁分「男丁」與「女口」,男丁比女口捐贈的金錢多一倍。記得當時家父廟務繁忙,會叫我幫忙繕寫茶丁清單,核對無誤後,交由各鄰長挨家挨戶收繳,小時的我也樂此不疲。
前些日回老家,在旗尾糖廠懷鄉走訪時,逢到同輩婦女(我們都屆耋耄之年),我仍能叫出她的姓名與之前的工作,交談過往年少情事,有趣又不勝唏噓!
家父母篤奉佛、道,每逢家族先人忌日或神祇慶典,必備供品敬祀,少年的我在耳濡目染下,也事必躬親;如今長者已遠,在無人耳提面命下,這些繁文縟節的祭祀,都被我無意忽略遺忘了呢。(柳垣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