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妖格、神格與醫格
 
 

 

  「蛇」字的聲符「它」,是蛇的象形文字,部首「虫」的讀音,也與蛇的別稱「虺」一樣;而在十二生肖中對應的地支「巳」,也是蛇的象形文字。由此推衍,可知蛇類在中國先民心目中,頗為複雜,有神格,有妖格。
  我們的始祖伏羲與女媧,是半人半蛇的造型〈上半身人形,下半身蛇尾〉。蛇也被稱為「小龍」〈視為龍的先體或化身〉,故王充「論衡」說:「龍或時似蛇,蛇或時似龍。」所以「後漢書•襄楷傳」說「夫龍能變化,蛇亦有神。」所以鄭玄注《尚書大傳》說:「蛇,龍之類也,或曰:龍無角者曰蛇。」這些記載,都表示古代的蛇有龍像,也就是具有神格。
  道教大神玄天上帝,腳踩龜將、蛇將各一,四方神獸之一的「玄武」,也是龜蛇合體的造型;神話人物夸父,身上有蛇的裝飾,「山海經」中經常出現「珥蛇」、「操蛇」或「踐蛇」的記述。又有很多以蛇為原型的妖怪,例如長蛇、化蛇、枳首蛇、肥遺、相柳等。劉邦「斬白蛇起義」的白蛇,被附會為「白帝子」。
  在晉代以前,蛇曾是吉祥的象徵。「搜神記」記載,春秋隨國君主隨侯(亦作隋侯)曾救治一蛇,而獲靈蛇銜珠回報,「靈蛇珠」〈或謂「隨侯珠」〉因而成為我國古代的珍寶,與和氏璧齊名。 蛇的妖怪故事多多,「白蛇傳」中的白蛇與青蛇,是人格化的蛇妖。「聊齋誌異」也有很多以蛇為主題的怪異故事,如「豢蛇」、「青城婦」、「蛇人」、「斫蟒」、「海公子」等篇。屈原的「天問」,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的記載,之後發展成「山海經•海內南經」中「巴蛇吞象」的故事,蛇成為貪婪的表徵。
  華視四月間播完的大陸連續劇「隋唐演義」,有段「一字長蛇陣」的場景,情節驚心動魄。「孫子兵法九地篇」載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隋」劇長蛇陣的演出,正是這種陣式。此外,小說「封神演義」及「薛家將」中的「十陣」,亦有「一字長蛇陣」的演繹。
  成蛇,每年平均會有一至兩次蛻皮,成長中的幼蛇,一年可能蛻皮四次。每蛻皮一次即成長一次,並能同時除掉身上的寄生物。這種定期更換新皮的概念,被標定為「治療」與「藥理」的象徵意義,因此象徵醫學的「蛇杖」標誌〈一條纏著木杖的蛇〉,在醫院或一一九的救護車車身,普遍可見,故蛇又有「醫格」的象徵意義。
(我在)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