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藩筆下的胡適
 
 

 

  陳之藩先生編著的「在春風裡」,是寫胡適先生的新思想言行為人處事,並推崇大發明家愛因斯坦的「謙虛禮讓」不居功,科學界裡少見,因此特予摘錄。
  胡適在抗戰勝利後,以無黨無派和蜚聲國際著名學者身份,於擔任中央研究院長時,於民國五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召開第五屆院士會議,飲酒過量,興奮過度,心臟病突發而逝。
以下是「在春風裡」的摘錄:
  胡適先生說:「我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我知道我借出的錢,總是一本萬利,永遠有利息在人間的。」
  陳之藩先生說:「胡先生倒沒有像范仲淹所說的進亦憂、退亦憂,他反而是進亦樂,退亦樂。他看到別人的成功,他能高興得手舞足蹈,他看到旁人失敗,他就去援救不遑。日子長了,他的心胸是山高水長,已不足以形容,完全變成了,『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的朗朗襟懷了。」
  「因此,生民塗炭的事,他看不得,蹂躪人權的事,他看不得,貧窮,他看不得,愚昧,他看不得,病苦,他看不得。而他卻又不信流血革命,不信急功近利,不信憑空掉下餡餅,不信地上忽現天堂。他只信一點一滴的、一尺一寸的進步與改造,這是他力竭聲嘶的提倡科學、提倡民主的根本原因。」
  大發明家愛因斯坦說,他的貢獻不是源於甲就是由於乙,而與愛因斯坦本人不太相干似的。比如奮鬥苦思了十幾年的廣義相對論數學,部份推給了昔年好友的合作,這種謙抑、這種不居功,科學史中是少見的。他認為無論什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自己者太少。因為感謝的人太多,只好感謝天罷!無論什麼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與遺產,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還要等機會的到來,越是真正做過一點事,越是感覺自己的貢獻渺小。於是創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
  中國有個介之推的人,不言祿,祿亦弗及。他覺得貪天之功以為己力,是君子所不屑為和不應為。愛因斯坦到林斯頓時,校方與他商量報酬問題,他只要五千,校方給他一萬五千。介子推、愛因斯坦,立過大功而不居功,因為他們知道做事與立功,得之於眾人合作者多,得之於自己逞能者少。
  有一個人問雨果:如果世界上的書全需要燒掉而只留一本,應留什麼?雨果毫不猶豫的說:只留約伯記。
  約伯,是聖經裡面的介之推,富亦謝天,貧亦謝天,病亦謝天,苦亦謝天。……感謝之情,無由表達,還是謝天罷。

(吳懷寧)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