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長輩,是每個人的本分。而所謂孝心,應該體現在生活的實際行動中,才稱得上真正孝心。
子女們從小靠父母撫養大,生活要父母操心,結婚要父母籌辦,婚後有了孩子,也要父母來「隔代教養」,但到了父母年老時,有人甚至歧視或遺養父母呢。
奇怪的是,在父母喪事的大陣仗儀禮上,常見大搞特搞,有些僱人來「五子哭靈」,哭得悲痛萬分,聲淚俱下,使人看了也傷心。
也有人花大錢糊「彩電」、「冰箱」、「樓房」、「轎車」、「飛機」等,各國紙鈔也應有盡有,這些做給活人看的,究竟和亡人有何關聯?
老人過世後如此舖張浪費,這不是孝心,筆者認為,簡直是在作孽。如果老人在世時,子女對他們的生活多加關心,多體念,多陪陪他們,該多好啊!讓老人家的生活充滿幸福,這才是孝心。
宋朝歐陽修曾說:「祭之豐,不如養之薄也。」現在人們的生活水準日益提高,養之薄,已不妥。長輩付出一生撫育心血,理應得到下一代的尊重和扶養,這樣會比死後的「祭之豐」強得多!倘若為人子孫,敬老不足,養老不善,甚至把老人家當作包袱,子女間將老人推來推去,卻在他們死後再盡「孝心」,除了虛偽和浪費外,活人和逝者又得到了什麼?所以「祭之豐,不如養之厚」,不是嗎?(林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