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約自宋代盛行,圓圓的元宵,寓有團圓的意義。 呂原明《歲時雜記》記載:「京人以綠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捻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 到南宋時,出現所謂「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到了明朝,人們就以「元宵」來稱呼這種糯米糰子。 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酌中志》中的元宵做法:「其製法,用糯米細麵,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