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我國失智人口約十五萬人,我國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未來失智走失人口,無疑將相對增加,據估計五十年後,將達七十三萬人。
失智症患者除需配戴辨識〈愛心〉手環、衛星定位器外,更需要親人陪伴,但現代的子女大多長期在外工作,陪伴機會少,增加走失風險。其實,多數失智症患者行動能力不錯,愛趴趴走,但因為失智,連帶喪失空間、時間感,走失頻頻。
失智症不只「智能」〈記性〉喪失,包括語言、思考與注意力等認知能力,也大多出現不等程度的退化。正常人會有臨時忘東忘西的經驗,但之後都能想起來,而失智症患者則是全面性的忘記。
失智患者若走失了,在空間、語言障礙情況下,很多人找不到回家的路。先前的愛心手環或內政部即將補助購買的衛星定位器,是無奈情況下的補救辦法。基本上,若發現家中出現了失智者,應及時做好人性照護規畫,儘量安排增加及延長陪護時間,誠如專家的殷切叮嚀:「冰冷機器不能取代家屬陪伴的溫暖」。
古人說:「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失智老人往往是鰥、寡、孤、獨、廢、疾等「六大」中俱有多項之人,照護不易;所謂「所養」,最好辦法,莫過於由親屬負起最大責任,給予最大的體諒、慰藉與照護,才是大同社會的體現。(高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