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藝術家陳順築以故鄉澎湖的礦石及磚泥等,堆疊成十五座「石敢當」。石敢當傳說具有避邪鎮煞,永保合境平安之意象。今雲林西螺尚存有「泰山不敢當」大石碑。
石敢當又稱泰山石敢當,或不敢當、石將軍、石大夫,為一長條形之石碑或人字形,上刻「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常豎立於車房前、院外或村口路旁,用以鎮邪避煞。
南村輟耕錄卷十七載:「今人家正門之適當巷陌、橋道之衝,則立一石將軍或植一小碑,鐫字曰:不敢當,以壓禳之。」茶香寶叢鈔亦謂:「齊魯之俗,均於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當』五字,云能暮夜至人家醫病。」
墨莊漫錄云:「慶曆宋仁宗(一○四一︱一○四八)年中,福建莆田縣宰張偉,得一石曰:「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昌。」至元代大曆五年,縣令鄭押,便將此記於勘輿學內。此可証明「石敢當」在宋時出現,應為一鎮邪避煞降福作用之石碑。
姓源珠璣內載:「石敢當為晉朝勇士,保護愍帝逢凶化吉,禦侮防危。」後人凡路橋衝要之處,必刻其名,以捍民居。急救篇亦載:「衛有石碏、石買、石惠;鄭有石癸、石楚、石制,周有石速,齊有石之紛如。皆稱石敢當,所當無敵。」
(張鳳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