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光•警聲
 
 

  
  民初的警察機關統稱為公安局所,但對個體仍然叫做警察。負責儲訓學府,比較著名的則有在北京的內政部高等學堂俗稱警高,和在杭州的浙江警校,俗稱杭警,嗣後中央統一警官教育,就分為正科班期和特科班。畢業員生組成的社團,一為由陳誠掛名而由戴傳賢親自操盤的中華警察學術研究社,一為戴笠領銜的中國警察學會。所出的刊物分別為警聲和警光,相沿至今。
  周中峰接長警務處後,把屬於政訓的樹人和由保安科發行的警民導報,合併改為今天的警光,負責人是特警班第二期出身的段承愈,因師承關係,很自然的把刊物定名為警光,沒有人會想到它與「社」「會」有甚麼淵源。
  羅張接受各方建議,成立警友會和退休警察協會,後者創辦人是正科五期的張周天,在習慣上比較喜歡「警聲」這個名稱,同時眾多籌委至今也沖淡了「社」「會」印象,再加上從陶一珊的警光和警聲籃球隊開始,光與聲都是很「光明正大」的字彙,也就沒人介意。它和聲光不也成了手足共創警察遠景的刊物了嗎?
  再談「我和警聲」,為什麼不是「警聲和我」?
  擺老資格嗎?不是!有一點賣弄吧?答案是「有」。
  從戴傳賢大老親自核稿時期,我就列在「退稿」之林,直到我們「警聲」的「創刊」,不才就有分,講精簡些:要從陪同首任理事長周天先生和于副座,為了三萬元的印刷費而吵「電話」講起,結論是:一言難盡!
  先說它的定名,只能用很有「講究」形容,自來從文的書刊,到武的籃球隊,暗中就有「較勁」,本刊與警光既親近又有別,從「篳路藍縷」與「版面壯麗」遙望,以至如今的忝列兄弟,這裡面的確含有血淚。(翟世浚)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