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某個周日下午,我與內子到國家圖書館聽張大春「漢字之美」演講,Q&A有一題是「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的分別,之後有人PO上網,再度引起熱烈討論;「警聲」亦有讀者對「每況愈下」用法提出質疑,故特予整理。
《莊子.知北遊》中「履豨之術」首見「每下愈況」,所謂「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八戒」,莊子認為豬的腿脛(履狶),愈往下的部位肉愈少,腳脛肉愈多豬愈肥美,這是真實情況的描述,以呼應「道在螻蟻……在屎溺」這種種「愈下」的道理。所以「每下愈況」的原始意義是:越往低下處越是貼近真實〈即道〉。這裡「況」是副詞,「愈況」是單純的程度副詞,無貶抑之意。
到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說:「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間有不入腔處,非盡如此,後山(陳師道)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蓋其謬耳。」胡仔批評陳師道拿蘇軾的詞和當時著名舞者教坊的雷大使的舞術相提並論,不倫不類,糟糕之極〈盍其謬耳〉!一般認為,至宋,「成語」已初具雛形,『每況愈下』可視為成語。這「況」是「比擬」,意思是「情況愈糟」。
到南宋,『每況愈下』意義再予擴大。「洪邁•容齋續筆•蓍龜卜筮」:「人人自以為君平,家家自以為季主,每況愈下,由是藉手于達官要人,舟車交錯於道路。」彼時社會卜筮花樣百出,都在自比漢代卜卦名家嚴君平、司馬遷記述過的司馬季主,自吹自擂,攀附權貴,而有真本事的則少,情況發展之糟讓洪邁慨歎『每況愈下』。『每況愈下』的語義和用法,反映當時時代的無厘頭狀態,正是今日常用的意思。
綜上可知,「每下愈況」本義,後世常與「每況愈下」混用,嚴格說,「每下愈況」不成其為成語。而語言且是約定俗成的,老詞往往衍生新義,變成多義詞。如若「每下愈況」的本尊,硬要套在「每況愈下」的歧異社會,值得商榷。(劉邦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