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的大腸癌
 
 


  近年來國人因飲食習慣的改變,食物中油脂的攝取量增加,纖維的攝取不足,不但造成心臟血管疾病患者的增多,大腸癌的發生率也逐年增加。國人十大癌症排行榜中,大腸直腸癌直線上升,已列為第三位,且罹患率以每年四%增速持續升高。根據衛生署九十九年度的大腸癌統計,平均每週大約奪走八十位患者的生命。
  過去大腸癌一般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目前在台灣,患者平均年齡逐年降低,二、三十歲就得大腸癌者並非少見。所以,不能因為自認年輕就忽略了得到大腸癌的可能性。大腸癌早期沒有太明顯的症狀,就算有些微症狀出現,也因不太明顯,常被忽略。例如腫瘤若出現在肛門直腸附近,就容易出現大便帶血現象。這種現象,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痔瘡。如果出現大便習慣改變、腸胃道不適等症狀,與腸胃疾病所產生的症狀相同,也很難區分是否大腸癌,所以初期患者不易早期發現。許多經醫師診治發現大腸癌時,已是第二期以後,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期。
  任何疾病,一般都是吃出來的。罹患大腸癌除了家族遺傳外,不良飲食習慣是導致大腸癌的主因。目前高油、高鹽、高糖、高熱量的飲食,應自我改變飲食方式及生活作息,建立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以飲食控制是預防大腸癌侵襲最好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維質食物,並定期大腸癌篩撿,可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目前衛生署對五十至六十九歲民眾,鼓勵到各區鄉、鎮衛生所或署立醫院,免費定期接受每二年一次的大腸癌糞便篩檢,應踴躍接受,為自身健康把關。(李幸雄)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