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獸之毛,經秋更生,細而末銳,至微而難見,謂之秋毫。秋毫一詞,釋義甚廣。
《莊子•齊物論》:「天下莫大於秋毫。泰山為小。」泰山為小,則天下無大矣,秋毫為大,則天下無小也。言在此而意在彼,萬物雖多,自得之意唯一。
《孟子•梁惠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能視毫末之梢,卻看不見一車之薪,可信乎?極言明察秋毫,雖纖細無所遁隱也。
《韓非子•外儲》:「西門豹為鄴令,清剋潔愨,秋毫之端無私也。」《漢書•高帝紀》:「吾入關,秋毫無所取。」《後漢書•岑彭傳》:「彭首破荊門,長驅武陽,持軍整齊,秋毫無犯。」此言西門豹端始無私,沛公封府庫以待項羽,岑彭行軍紀律嚴明而不擾民也。
從政者譽為公僕,審事要明察秋毫,治事要秋毫不取,行事要秋毫無犯,則崇法守道,導正風尚,庶幾近矣。
(宋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