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又名唾液、津液,另有十分文雅的稱呼呢。
明朝焦竑著《玉堂叢語》載:「新建好聚歛,多姬妾,自詭知字學,語姜文仲曰:『婦人口液,名華池神水,吮而嚥之,可以不死。故『活』字,乃千人口中水也。』一時傳為笑談。」無人相信吮嚥華池神水,可以不死。
認為口水是無上妙品的,大有人在。《兩般秋雨盦隨筆》記載:「奉聖夫人客氏,命美女數輩,各持梳具環侍左右,偶欲飾鬢,遽挹諸人口中津用之。自云:此方傳自嶺南祈異人,名之曰:『群仙液』。可令人老無白髮。」後來,崇禎皇帝把她殺了。未老見誅,群仙液功效不明。
唐朝孫思邈,被尊稱為孫真人,在所著《備急千金要方》的養性篇裡,談到「魏武與皇甫隆令曰:『聞卿年出百歲,而體力不衰,耳目聰敏,顏色和悅。此盛事也。所服食施行導引,可得聞乎?若有可傳,想可密示封內。」曹操要他將道家長壽秘訣,密封上呈。皇甫隆上疏:「臣嘗聞道人蒯京,已年一百七十八而甚丁壯,言人當朝朝服食『玉泉』,啄齒,使人丁壯有顏色,去三蟲而堅齒。『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起早,嗽津令滿口,乃吞之。啄齒二七遍。如此者,乃名曰:『煉精』。」指早起,口中咕嚕咕嚕嗽口般,津液滿口後吞下。孫真人百歲後,又寫了一部《千金翼方》三十卷問世,料想天天有吞「玉泉」。
佛家靜坐的七支坐法,有「舌舐上顎」,舌尖舐住上門牙根,接引唾液。靜坐,是修清淨心,而須口水伴隨,道理不明。據道證法師編述的《拜佛與醫學》書中分析,唾液,是人體很重要的分泌液,不但能濕潤食物,消化分解食物,而且,含有抗體,增強抗病力。並勸人不要咬牙切齒。因為,生氣或緊張罣礙時,臉上小肌肉,就會立刻繃緊,緊合上下牙,導致唾液腺閉塞,口乾舌燥,而且,缺乏酵素,易致消化不良,免疫力也降低。
民間也會妙用口水。老年人告訴晚輩,徒步旅行時,將舌尖輕輕抵上顎,自然生津止渴,不想喝水。
自家的唾液,是上等維他命,必須珍惜。不可亂噴口水,浪費資源;也不可咬牙切齒,自損健康;更千萬不可亂吮亂嚥「華池神水」、「群仙液」,會惹禍上身。倒是孫真人的「玉泉」,簡便易學,不假他人,可放心一試。(涂慶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