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七夕」,又名「乞巧節」或「女兒節」。近年被大力操作,再名之謂「中國情人節」。
七月七日傳說是牛郎與織女相會的日子。在許多傳統性節日中,它的確最富有羅曼蒂克氣氛。傳說中織女是天帝的孫女,住在天河東邊,雙手奇巧,非常勤勞,終日紡織不輟,並疏於打扮自己。天帝看她孤單寂寞,允許她嫁給天河西邊的牛郎。但結婚後小夫妻情感美好,每天耽於逍遙恩愛,致牛郎疏於耕種,織女也懶於紡織,雙雙荒廢了工作。天帝震怒,於是罰織女仍回河東織布,只准每年七月七日晚上與牛郎相會一次。這個神話故事反映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思想。
在我國古籍詩經的「小雅」中,就有「織女」、「牛郎」等詞,年代是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前,可知這美麗動人的神話已流傳很久了。稱之為「中國情人節」,倒也很有浪漫色彩。
在我國民間「七夕乞巧」是很普遍的習俗,相信織女來自天庭,懷有精良的「女紅」技巧。昔日婦女,特別是未婚少女,每於七夕之夜,購備花果糕餅等供品置於庭院,祭拜織女向其乞巧。幼時於家鄉曾見堂姑、堂姐相聚焚香祭拜情景,惜時日已久,儀式細節已不復記憶。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相傳不一,有謂可向織女求願,不論求富、求貴、求子、求壽都很靈驗,但每年只限求一項。惟最普遍的心願還是求巧。即向天乞求賜給像織女一樣的巧手。
時移勢轉,社會情況已不同於往昔,求願乞巧之習俗幾已絕跡,轉以賺取商業利益為務。而熱戀中的男女,則藉此良機互出奇招,互表愛戀,充分的展現了浪漫的氣氛。(董書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