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是」與「非」就是正確與錯誤的意思。明辨是非,褒貶得失,若無智慧,亦非易事。
《孟子•公孫丑上》「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朱子注云:「知其善而以為是,如其惡而以為非。」要具有大智慧,看得遠,想得透,才能做得到。
《莊子•盜跖篇》孔子往說盜跖,勸建諸侯功業,以與天下更始,被盜跖反譏其兩逐於魯,削於衛,窮於齊,圍於陳蔡,周遊列國,不能容身於天下,是「搖唇鼓舌,擅生是非。」莊子憤世嫉俗,此寓言反諷之說也,亦見聖人之是非觀念;與盜跖之是非尺度,不同一樣的標準。後人引申濫舉過惡,予以挑撥,喻為搬弄是非。
《史記•大史公自序》「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明是非,定猶豫,王道之大者。」說明行道化物,推原省察,皆須明白大是大非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