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欣賞喜愛過校園歌曲的先進,應該還記得胡適先生的蘭花草名曲,其中一句「我從山中來」,常常好玩的問:「大師,您是住在哪兒?」而且非常認定:他不住在山裡,而是住在「有小園的」那個家中,於是又繼續想知道他為甚麼不寫成我從山中回呢?答案大概是因為他是「大師」,而非凡俗渺小。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間的一字之論很多,除了比較惹人注意的「推敲」「德風」「與共」「愁眠」等之外,當然還有述不完的先例。
從魏晉、宋以還,形成南北稍異的文風,大體上說南方比較新與變,北方近於遵古守舊,像一位大學者所創新的「這個小城鎮比德國還德國」「想打架嗎?你還打得我過?」等等,多不能為某些國文教師所推崇。
當今書刊報章以及電視字幕上,幾乎每天都有「把責任都推給電腦」的新鮮字彙出現,可也從來沒人過問,甚至還有新出道的「資深新聞專業」起而效尤,所幸國教中只有「禮義廉」三缺一了,大家都時間寶貴,沒人管昨天的事而忘記背後了。(翟世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