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德高望眾,有教無類,被稱譽為至聖先師。
在《論語》述而篇,他為自己策訂了四大難度極高的生涯規劃,便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是孔夫子的人生一貫目標,遺憾的是,現今有少數知名之士,僅採納「志於道,依於仁,游於藝」三項,避開「據於德」,我認為道、德不可分,志道而不據德,德即失根,道亦無所附麗。
一位有才無德的學者,明的因有所成就,往往志高氣昂,而在暗地裡,一些見不得人的壞事,都可能做得出來。例如一位顯赫風光一時的大總統,必有過人之處才會出人頭地,只是他可能視「德」為糞土,或者恃才傲物,才會貪贓枉法,落到吃牢飯的下場。由此可証,「德」堅持與篤行,是何等重要了。
司馬光《資治通鑑》中曾提到:「聽察疆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德者才之師。才德全盡者謂聖人,才德俱無者謂愚人。德勝才者為君子,才勝德者為小人。」所以,為聖為愚,是君子是小人,僅繫於德之有無,而才與德,可謂一體的兩面,常人如此,能立功、立言之人,亦莫不如此。
(宋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