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包含了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科學、醫學、宗教等哲理,是為術學之一種,乃為儒學。
自古以來人民將易經大神化了,很少人細究內容,甚至認為易經是算命書。易經裡所講的「太極陰陽」的道理,只是說明宇宙起點的假定,並無神秘之處。
卜筮是神權時代的產物,託卜筮以輔佐政教之推行,只用在朝廷,朝廷駐有卜筮師,專為朝廷取相獻策,嚴禁卜筮外傳。易經為道,卜筮為行道之術。易經本身為「儒術」,而用則在奇門,散為相命卜筮,摘取奇門中星象之關於人事者演繹而成。
卜筮在唐朝時流入市面,至明朝一切理論納入正軌,稱為「命理學」,鼎盛於明清。之前卜筮術重於相學,雖然與命學運用不同,然其觀察辨別固殘,途而同歸。
易經本身包羅萬象,像很複雜,但又很有條理。研究易經有深淺工夫,研究越深就越精,其義就越正確。所以研究易經者,只敢談心得,不敢認為自己是專家。
總之,大自然四時之運行,萬物之滋生,榮枯循環,否泰交互,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致。人受命於天四時運行,而有升沉起伏順逆窮通,先天之稟受謂之命,後天之循環謂之運。遇有升沉窮通之際,應知趨吉避凶,以應運、命循環。 (曾邦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