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與受
 
 

 

  古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論語•雍也載:「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
「施」的本質是愛,亦即是奉獻,不是施捨;儒家提倡行「仁」的根本即是愛,是人類文明之光。我們與人共處、共事,應時時施予,奉獻我們的愛與幫助,使別人快樂,我們亦快樂;在此快樂中,更能肯定生命的價值,使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
  「受」,是被動的,在日常生活裡,在冥冥之中,我們承受了許多人的恩澤與幫助;前人的或今人的,認識的或不認識的,捫心無愧,便會直覺得:「得之於人者多,而出之於己者少。」特別是受到政府的照顧,使我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滿!
  「施」與「受」,有其因果關係:因為我們接受了,故應心懷感恩之心而施予、奉獻;因為我們「誠心」的施予、奉獻,故必將獲得更多的回饋。只是,當我們付出之際,不該想要求那有形的回饋;因為,在冥冥之中,我們已得之於他人者多。所以,「施」應是無條件的。西諺云:「施比受更幸福。」是因為付出的人,能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獲得更多的快樂。
  古今中外常有很多的人,願意默默的無條件付出與奉獻。南丁格爾原本過著富裕生活,為找尋完整,洗淨鉛華成為白衣天使,到戰爭前線幫助傷兵,為他人找回生命,也為自己找到完整的切口。德蕾莎修女不分階級幫助窮困的人,使窮人活得更有尊嚴,建立積極的人生觀,意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殊榮。這些人都以「施」與「受」交織繪成人生不朽的圖案,正是人間最美麗的圖案!(江宗洋)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