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是口腔,用來飲食和說話。今人稱飲食養身為營養,古人則稱頤養,其意義兼及身心之養衛,含括較為廣泛。頤養之道,得其正常者則吉,即飲食要有節,生活要有規律的意思。欲知營養是否正常,應觀其口腔接納的是什麼?從口裡吃進去的東西,自己應有選擇,即所謂的:「自求口實」,指養身之道要自己注意。
你有沒有注意到,人在飲食時,祇動下頦不動上頦,這是自然飲食之規律。以此口腔之象,君子應體會此象,說話要謹慎以免「禍從口出」,節制自己的飲食以免「病從口入」。
頤養,也可演繹人生養育之道,即民生的道理。從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至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家的生計、群眾的生命,無不需於養育。所謂養育不祇是養活,更兼有鞠育的意思,單是吃飯問題不能說是生活問題。孟子謂「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所以,民生的養育必須兼及管教養衛。所謂的「聖賢養賢以及萬民」,也就是說要借重賢才,以管教養衛億兆的民生。
養育之道,不祇是「養」而應兼顧到「育」。更不祇是一身一家的養育,而應使人人都能得到養與育。所以說頤養之道在養人為公,養己為私,養德為人,養身為小。從「慎言語、節飲食」,而推至「養賢以及萬民」,莫非以人為體,以德為用。大學:「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士,有士此有財,有財此有用。」顯然指出一條民生大道。所以頤養之道包括飲食、言語、管教。
(曾邦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