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的木牛流馬
 
 

 

  「警聲」二五○期刊有「木牛流馬」一文,我曾去山東「中國古車博物館」參觀,我在二樓展廳看到木牛流馬的複製模型,諦視許久,覺得與其說是「牛身馬足」的創作,不如說是軍用「載物機器車」來得相當。
  那「隻」木牛流馬,黑色,單輪,自輪軸以上有個等胸高的木箱設計(箱子左右蓋住半個車輪),箱上有隻牛頭,牛眼炯炯有神。這是新疆工學院機械系古機械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湔,綜參史料,在一九八六年所複製,複製了三「座」,從烏魯木齊運抵四川漢中,在當年孔明運糧的古道上試行,據說「轉動輕快,進退自如」呢!有趣的是,史料未有記載孔明所造木牛流馬,如何轉彎問題。
  民國九十一年,中影文化城舉辦過一場敦煌古代藝術及科學技術展,王湔複製的一座,也千里迢迢運來參展。印象中與我在古車博物館看到的,不甚相似。
  諸葛亮逝後二百年,南宋數學家、也是科學家祖沖之,曾經複製出幾乎與「孔明版」相同的木牛流馬,此一成就,雖然大不如他算出圓週率(其值介於三•一四一五九二六與三•一四一五九二七之間)的歷史地位,但仍深受史學家的重視,可惜這一複製品也未留傳下來。
  此外,在大陸也有其他人不惜花費費用及經年時光在複製,「產品」形狀各異;亦即「木牛流馬」究為何物,雖有「王湔版」的再現,迄仍爭持不休。譬如「諸葛亮集」說:「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牛御雙轅……」而二樓展廳那隻,牛首安置箱上,黑瞳孔、白眼白的牛眼視角約四十五度,可說是「昂首高視」,未符「頭入領中,舌著於腹」的記載,也無轅可御。看來只有等到「原版」木牛流馬出土,由考古學家、古機械學家等專家集體解說及復原,這個爭持才能平息吧?
  筆者註:中國古車博物館,建在山東省淄博巿臨淄區齊陵鎮后李官庄村,當地屬后李文化遺址。一九九○年闢建濟青(濟南︱青島)高速公路時,挖到春秋殉車、馬坑,遂將高速路架高騰空而過,在原地建成地下室古車陳列館及原貌的殉車馬展廳兩大部分。故進入展廳時,上頭天花板不時傳來汽車輾過的轟隆聲。躺在殉車馬展廳的馬匹,若能發出嘶鳴,則與頭頂路面的汽車喇叭聲,雖僅一層之隔,卻已相差了二千七百多年了。 (我在)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